一個圓滿背后往往需要多項努力和奇跡,聚焦金磚廈門,講述奉獻故事,詮釋責任擔當。廈門會晤的成功舉辦,不僅事關國家形象、城市聲譽,更是向全球展示中國電信作為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風采的重要契機。如此規模的會晤保障工作,自然離不開一支鐵一樣的隊伍、一群把責任和擔當扛在肩上的中國電信人。為了這一次會晤,廈門電信人“拼”了!有愛才會拼,愛拼才會贏。
2016年11月10日,廈門電信成立廈門會晤通信保障工作組。
拼堅韌踏實以平凡工作實現夢想年
廈門電信接入維護中心動力維護班王德宏在機房工作。
他們總說“這本就是我的工作”,他們總說“既然選擇了,就要把工作干到最好”,他們總是因為工作對家人少了些陪伴多了些虧欠……堅韌、踏實、兢兢業業卻不露于色,是廈門電信人的突出品質,以平凡的心態從事不平凡的工作,堅持把工作做到極致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
廈門電信接入維護中心動力維護班王德宏被工友稱為“動力電源的靈魂人物”。他22年如一日堅守崗位,從事著電源維護這個基礎、重要卻又略顯枯燥的工作,不靠別的,拼的正是一種堅韌。去年莫蘭蒂臺風時,在已滿負荷上班一整天的情況下,王德宏主動要求徹夜值班防抗臺風,在大風大雨導致頻繁跳閘的樞紐機房來回奔走一整個通宵,為的是檢查配電室和機房設備,生怕水滴到設備上。臺風肆虐后,面對127個局站停電斷站、供電告急、油料告急,王德宏又堅持上陣,3天的搶修中只睡了3個小時。正是以這樣用心、負責、堅持的心態做好本職工作,剛從臺風搶修中抽身的王德宏接到廈門會晤保障工作的任務后,便立即投入重要機站整治、超期電源設備改造、油機改造等基礎性、強度大的維護工作。作為動力維護班31人團隊的領頭人,為了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王德宏經常帶領團隊成員在凌晨展開工作且是不定時的連續作戰;為了讓團隊成員能更加全身心投入保障工作,王德宏主動與團隊成員談心以解后顧之憂;為了所負責的工作能進展順利,王德宏犧牲了許多陪伴家人的時間。但王德宏說,做好工作自己才能安心。王德宏也說,家人有過抱怨但更多的是理解,平凡的電信人身后總有默默支持的電信人家屬,這更讓人心安。
“這沒什么,這就是我的工作”是廈門電信網絡發展部陳火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坐在記者面前,陳火車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但在領導和同事眼里,他是一個雷厲風行的行動派。在廈門會晤保障中,陳火車的工作是做好有線接入網絡規劃,確保重保項目的光纜建設,有效提升光纜網絡健壯性。按照保障工程項目“快速接應、快速落實、快速反饋”的實施原則,陳火車協助項目經理積極協調會晤籌備辦、公路、電力、市政等有關部門,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施工難、破路申請難等方面的問題。在重保場館通信機房建設過程中,更多次到會議場館與建設方協調,確保建設項目順利開展。由于管道、光纜改造大多涉及老城區,施工難度加大,更需要陳火車和工程建設中心張偉鋮、楊德信、陳宏賓等團隊骨干在晚上或周末加班,討論優化工作方案、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這份工作千頭萬緒卻又至關重要,陳火車卻總是謙虛地輕描淡寫,踏實勤懇卻不善表達的廈門電信人讓人印象深刻。
像這樣為了“萬無一失”目標而苦干的還有他們。廈門會晤相關政企客戶的通信售后保障與服務需求復雜多樣,需要政企支撐人員沉下心,花大量時間精力去琢磨解決方案、去協調前后端配合。為確保政企支撐萬無一失,政企客戶支撐中心吳瑋帶領團隊默默苦干,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會晤相關客戶的一戶一案制作、工程進度跟蹤、電路開通保障、保障人員編排等繁重任務。為了一剎那間用戶的點頭、客戶經理的微笑,沒有人說得清他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多少節假日沒跟家人共度。
拼專業創新詮釋新時代工匠精神
廈門電信寬帶“保障廈門會晤通信項目黨員先鋒隊”出色完成演練。
“精細快準”四字訣下的拼搏,是一種深刻的專業。無線提質小組李干聲在這次會晤保障中負責天翼信號和無線WiFi的升級改造、提升工作。在這項任務中,與酒店方溝通難度不小,進場施工不易,工程反復時有發生,室外半夜施工是常態。但李干聲憑借近10年的工作經驗,秉承電信人的規范性和原則性,和團隊一起完成場館WiFi改造已達到90%左右。此外,從去年底接到會晤保障要求后,廈門電信江頭營業廳負責人林惠麗帶領團隊以最快速度開始部署,包括組織多次外語培訓、禮儀培訓、應急培訓,以及在營業廳布置雙語專席、金磚會晤室、金磚宣傳欄、市民留言板等,并對業務員進行星級評定,擇優組成12人的機動部隊,保證在會晤期間以最快速度、最優狀態提供最佳服務。還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廈門會晤保障項目商機多、時間緊、工作量大,ICT支撐班組全體成員始終以“精細快準”為標準,堅持“拼拼拼”,不分你我,沒有節假日概念,常態化加班加點甚至連續通宵,斬獲一個又一個大單,助力公司解決會晤保障收入之憂。在他們身上,廈門電信人技術過硬、專業扎實的特質得以彰顯。
有創新才有影響力,傳承創新是閩南文化發展的不竭動力,體現在當代廈門電信人身上的則是敢于創新、善于創新、主動創新,他們引以為豪,他們有付出也有收獲。坐在記者面前,廈門會晤保障智能支撐能力提升小組組長姚鵬說起工作總是滔滔不絕。他所帶領的網運部作為通信網絡保障的牽頭部門,一方面需要主動對接,預測需求,排查風險,整治隱患,確保核心網絡、重要業務平臺安全穩定;另一方面則需要持續創新,推動會晤保障智能化。正是在這樣一個兼具專業和創新意識的團隊的努力下,金磚會晤通信保障亮點頻出。姚鵬說,以廈門電信30多人的IT虛擬團隊為主導,聯合支撐單位,主動創新開發的重保智能系統,實現了網絡保障情況實時展示、二維碼應用、可視化指揮、應急演練管理等重要功能,覆蓋保障相關的所有網絡以及維護環節。目前該系統已經開發完成,并投入使用。
不論專業還是創新,少不了團隊合作,協同作戰是傳承于廈門電信企業文化中的基因。廈門會晤保障工作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這對廈門電信的團隊協同作戰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為了確保會晤保障工作的圓滿落地,在籌備期間,廈門電信各團隊之間團結協作、有序分工,掀起一股“比、學、趕、幫、超”的熱潮,甚至打破部門間的職責界限進行跨部門組隊,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在團隊內部,凝聚力更是戰斗力。廈門會晤網絡保障網絡能力提質組的陳華峰表示,“一起戰斗就不會孤獨”是其團隊文化的精髓,他的團隊里實行A、B角,有任務共分擔,哪怕是周末或夜間加班都不成問題。作為團隊帶頭人,他也會適時發現隊伍的問題并及時解決,需要資源調度、人員支援的就及時出手,讓成員擺脫無助,新人不會的老人就多干點。“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廈門電信人以實際行動詮釋“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
拼責任擔當彰顯通信人大愛情懷
2017年5月2日晚23時,廈門電信維護人員還堅守在一線進行光纜熔接。
逆境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敬業奉獻、責任擔當是流淌于廈門電信人身體里的血液。廈門會晤保障期間,加班加點早已成為了常態,廈門電信服務保障組的項目經理吳劍宏就是“連軸轉”的典型之一。據了解,今年端午節前一天18:00,有一個重保單位的客戶提出邀標需求,要求節后上班的第二天就進行投標,這意味著加上節假日只有3-5天時間,要將方案設計、報批、詢價、擬寫標書等大量工作一步到位。由于會晤保障工作的涉密性極強,只能由專人從頭扛到尾,吳劍宏連續奮戰三個通宵,終于保質保量完成了工作。招標當日,他一早就忙于打印、蓋章等掃尾工作,因擔心有遺漏,連午飯都顧不上吃,投標結束當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把他淋成“落湯雞”。回到辦公室后領導勸其回家休息,考慮到次日還有一個招標項目需要準備,他就這樣濕漉漉地繼續加班至深夜。實際上,超長加班對于許多項目經理而言再平常不過,尤其是在保障工作期間,因工作量明顯增加,加班更為頻繁,即使偶有抱怨,但他們的積極性絲毫不減,因為他們堅信,有苦戰鏖戰的干勁在,有不勝不休的精神在,沒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沒有什么任務不能完成。
沖鋒在前是根植于廈門電信黨員干部心中的信仰。會晤保障工作組的成員,都是經過嚴格政審的素質過硬的電信人,黨員占比過半。對于黨員干部而言,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帶好頭、表好率,影響和帶動身邊人將做好會晤保障工作內化為意識、外化為行動,靠前指揮、一線支撐,激發全體保障人員奮力拼搏、攻堅克難,是光榮而艱巨的使命?!鞍嘟M長不參與評優、評比,這是約定俗成,因為本來就需要帶頭表率,因為這是更高要求。”廈門電信金磚會晤服務保障組統一接口人林瑞祥的這句話,感染力極強。作為黨員骨干,他在此次會晤保障工作中扮演著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在他眼中,“既要做好自己,還要照顧好這幫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是班組長的應有之責。對于會晤保障工作期間的加班加點,他只是以一句“我們總開玩笑說,找一個電信的配偶,最簡單的是忙時不用解釋,最難的是大家都忙”輕描淡寫地帶過,認為特殊時期就得舍小家顧大家,平衡家庭只能“見縫插針”。在政治性任務面前,保持先進性,發揮戰斗堡壘、先鋒模范作用,更加彰顯通信人的黨性本色。
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廈門會晤保障工作凝結了很多通信人的心血和期待,這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在中國電信“轉型3.0”戰略發布一周年之際,廈門電信人敢想、敢做、敢當,以“精專保障”兌現中國電信“做信息社會使能者”的承諾,用實際行動展現中國電信“用心服務,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為廈門會晤的順利召開做出應有貢獻,更為無悔的通信人生書寫濃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