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撥打的電話不在服務區,請稍后再撥!”有時候,我們撥打電話時,聽筒里會傳來這樣的提示聲音。
這些年來,我國的移動通信發展非常迅速,網絡覆蓋也提升至非常高的水平。但是因為幅員遼闊,總會有些地方覆蓋不到或者不足。更關鍵的是,自然災害發生時往往會破壞基站、光纜線路,使得移動通信系統癱瘓,處于無法連通的狀態。這時,需要衛星電話發揮重要作用。
以往,我們完全依賴國外衛星電話。隨著天通一號01星兩年前上天,和最近天通一號地面業務的推出,我們自己的衛星電話終于來了。而且,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中國電信獨家運營。
中國自主的衛星通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地震發生后,震區地面通信網絡全面癱瘓。由于中國沒有自己的移動通信衛星系統,只能租用國外的衛星電話抗震救災。
在此之后,我國啟動了自主移動通信衛星系統的立項論證,決心填補國家在衛星移動通信領域的空白。2016年8月,我國第一顆高軌移動通信衛星——天通一號01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通過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首發星。2016年9月,第一個衛星電話撥打成功。2017年3月,數據鏈路測試成功。2018年3月,業務開始試商用。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由我國100%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自主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打破依賴國外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現狀,確保了網絡信息安全。
天通一號衛星覆蓋范圍廣,通信能力強,服務無盲區。2018年,天通一號衛星實現我國領土、領海及第一島鏈以內的海洋、海島的全面覆蓋,而到2020年實現一帶一路無縫覆蓋,2025年實現全球無縫覆蓋。
也就是說,天通衛星業務實現了“5W”通信,除了任何地點(不受地理環境限制),而且還具備任何時間(網絡時刻準備就緒)、任何人(與公眾網絡互通)、與任何人(通信無盲點)、任何形式(支持語音、數據)。
此外,衛星移動通信系統還可以與北斗系統產生良好的協同效應,北斗的高精度定位+衛星移動通信的可靠通信將為海洋活動、抗災救援等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后起之秀”實力不俗
目前,國際上主流的移動通信衛星系統主要是銥星、舒拉亞、海事衛星,和它們相比,中國的天通衛星表現不俗。
在業務能力方面,天通衛星除了支持語音、短信業務、數據這些基礎業務,還支持位置跟蹤、數據回傳、專用郵箱等增值業務。
在終端方面,支持天通衛星系統的終端更加豐富多樣。天通衛星終端包括手持、車載、船載、機載等。而且在世界范圍內首創了“全網通+衛星”雙模,支持雙卡雙待。也就是說,在城市公網環境中,終端可以作為普通的智能手機使用,而在傳統地面移動通信網絡覆蓋盲區或不穩定區域可以開啟衛星通信模式,不受地面環境影響,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與外界進行無障礙通信。而在天通一號問世前,國外衛星通信系統的終端不僅種類少、價格貴,而且維修難。
在資費方面,和國外的銥星、舒拉亞、海事衛星通信相比,我國的天通衛星在資費上更低,語音通話是1.6元/分鐘,而銥星則要6.4元/分鐘,貴得不是一點半點。
構建陸??仗煲惑w化網絡
中國電信獨家運營天通衛星業務,這是地面通信網絡的有效補充和延伸,為用戶提供不受地面網絡覆蓋制約的衛星通信服務。
對于中國電信而言,由此能夠構建陸??仗煲惑w化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打造差異化優勢,而且與現有業務協同發展、融合發展,擴大用戶規模。
天通衛星的應用場景實際上非常廣泛,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在應急救災等緊急狀況下能夠大展身手之外,還能在海上通信、戶外運動、偏遠地區通信以及衛星物聯網領域發生巨大作用。比如在遠洋運輸時,利用傳統的通信手段,無法對集裝箱的位置及狀態信息進行實時檢測,蜂窩網絡不行、窄帶物聯網也不行,這時只有依靠衛星通信,將身處茫茫洋面上的船只和集裝箱信息實時發回后臺系統。另外比如珍稀動物保護及研究,海洋漂浮科研數據回傳等等,都需要依靠衛星通信。
目前,中國電信推出的天通衛星業務碼號為1740開頭,并且推出了相應的套餐。套餐分為兩種,語音套餐和數據套餐,而且分為月套餐和年套餐。以語音套餐為例,月套餐的套餐費為100元/月,套餐內包含60分鐘國內通話時長,年套餐為1000元/年,套餐內包含720分鐘通話時長,超出后語音資費為1.6元/分鐘,短信為0.4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