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不說我不做,時間就這么悄然走過。人生只有一次青春,謹以此片懷念我們都曾有過的青春吧。
"我和你媽這身體不好好的嘛"視頻電話另一端,年過七旬的父親不停的安慰我,"回不來沒得事,現在通信這么發達,這視頻電話和面對面不一樣的嘛,曉得你跟小張工作忙,你們倆要注意多休息,別累著自個,要按時吃飯……"。
思緒回到30年前,川東北群巒障中的巫山縣,川鄂交界群山深處那個我自幼生活的偏僻小村莊。童年的記憶里,我所處的生活環境,絕非大詩人元稹筆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般的浪漫靜謐,父親遠在幾十公里外的鎮上工作,母親則每日辛勤勞作供我們姊妹吃穿住行。記憶里,父親每月回來一次,幾十公里的山路,往往要走一天,交通閉塞,通信落后,運氣好的話,遇上到鎮上開會的村干部可以給稍個口信。那時候的我,夢想中多希望像課本書上描繪的那樣,盡快實現四個現代化,這樣就可以每天和父親通電話。
到了高考后,選擇大學專業時,也許是兒時心中那份渴望,在同學們紛紛選擇醫學、財會這些熱門專業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通信專業就讀。大學四年,伴隨重慶直轄市的成立,轟轟烈烈的三峽工程建設,庫區各區縣通信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2003年,剛大學畢業的我,在市場用工、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下,選擇回到家鄉,加入重慶電信巫山分公司,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電信人。
工作伊始,面對大學課本上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之間的鴻溝,程控交換、小靈通、撥號上網等專業名詞對我而言顯得既陌生又熟悉。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專業通信技術人員。為了盡快熟悉業務,我跟著老員工們上山下鄉巡視設備,利用自己夜班值守的時間清理裝備線路,抓住一切機會向設備售后服務人員請教熟悉業務,加上公司系統專業性的培訓,短短幾年時間,我已然成長為公司的技術骨干,負責公司網監中心的日常運維業務。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凌晨4點多的一個夜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了睡意朦朧的我,開門一看,值夜班的同事劈頭來了一句"全城電話全阻斷,啟動應急方案,領導要求馬上處理",便來不及細說,扭頭就走。我一下子睡意全無,匆匆趕到機房,組織人員一起查原因,找問題,聯絡上級中心,割接路由回本地網絡,直至通話業務恢復,而此時的窗外早已是東方泛白,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我懸著的一顆心方才落地。
2008年10月1日,工信部一紙公文,宣告中國電信正式獲得移動通信網絡經營牌照,多少中國電信人夢寐以求的全業務運營資質終于得以實現。熱火朝天的移動網絡建設進入跨越發展期,為確保全方位布點的基站早日開通,我和網絡部的同仁披星戴月的趕進度,安裝調試設備,返程的時候輪渡已停,疲憊不堪的大伙們只能在車上將就一晚上,第二天到單位后沒來得及梳洗就又拉著設備出去安裝,熱枕高漲的情緒化解了一切疲勞。
斗轉星移,時光如梭,轉瞬間,已是我在電信行業的第16個年頭,如今,我已從三峽腹地的巫山來到兩江交匯的涪陵,始終不變的是我一個中國電信人的身份。
親歷這16年來中國電信行業跨越式的成長發展,從程控交換到小靈通再到移動2G、3G、4G,從撥號上網到ADSL再到百兆、千兆光纖上網,通信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革新發展,從1X網絡上網到4G大流量再到5G物聯網時代,無人駕駛、遠程醫療、智能家庭……,通信技術的發展造福著社會上每一個單元。而我跟我千千萬萬的同行們,終有一天會青春不再,把有限的青春奉獻于這個行業,綻放在這個崗位,我無怨無悔!
40年浮沉,中國電信行業翻天覆地的變化興盛于改革,繁榮于開放,作為這個時代親歷者和見證者,面對制約發展的瓶頸,中國電信人始終深信不疑,只有順應改革大潮,從思想和技術上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適應社會需求的模式,劃小承包、強區2.0,從"要我干"到"我要干",一步一個腳印,不斷順應改革發展的潮流,力爭做時代弄潮兒,高屋建瓴,始終屹立于時代的前沿,創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注:本問作者譚靈,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
深圳電信寬帶、重慶電信寬帶、昆明電信寬帶、貴陽電信寬帶、長沙電信寬帶、成都電信寬帶、廈門電信寬帶、上海電信寬帶、北京電信寬帶、呼和浩特電信寬帶、拉薩電信寬帶、石家莊電信寬帶、沈陽電信寬帶、長春電信寬帶、哈爾濱電信寬帶、濟南電信寬帶、合肥電信寬帶、杭州電信寬帶、武漢電信寬帶、福州電信寬帶、南昌電信寬帶、?陔娦艑拵、南京電信寬帶、南寧電信寬帶、貴陽電信寬帶、烏魯木齊電信寬帶、蘭州電信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