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廣電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廣播電視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慧化發展,推動廣播電視又一輪重大技術革新與轉型升級,智慧廣電快速發展也意味著廣電產業運營模式的創新升級,如何在智慧廣電的發展洪流中不斷挖掘產業升級新動能,成為廣電產業發展新的重要命題。
智慧廣電將成為廣電產業創新
和優化升級的重要支撐
隨著用戶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不斷被重構,文化消費與體驗消費、實物消費不斷勾連,電視節目甚至是以電視為載體的多樣化內容和服務供需難以配位,廣電產業發展形勢日益嚴峻,單純依靠傳統內容產業、廣告產業、傳輸產業發展已愈加無力。同時IPTV、互聯網電視、視聽網站等一批替代性收視服務崛起,成為強勁競爭對手,廣電獨家優勢被打破,用戶這一產業運營的關鍵資源正快速流失,廣電產業在傳統業務流程中的掘金能力不斷下滑。在這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智慧廣電成為力挽狂瀾,重塑廣電新勢力的關鍵一環。廣電領域內外各要素將被充分調動重新組合,內容、產品、服務將打破既有概念,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向非廣電領域延伸,占領新市場培養新消費,創新延展新的業務模式,在各個環節要素之間衍生新的盈利點,成為廣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也是開啟新一輪廣電產業發展的關鍵支撐。
以智慧廣電開啟新一輪廣電產業發展新路徑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廣電產業高質量升級轉型也成為未來廣電發展的重要任務,而以智慧廣電建設為契機的廣電業務升級,將成為開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何挖掘智慧廣電的產業機遇,探索新形勢下廣電產業發展的新路徑,值得思考與期待。
從整體范疇而言,智慧廣電產業主要包括原有產業升級和新產業培育兩個維度;從類別而言,智慧廣電產業涵蓋以技術為支撐的傳播體系產業和軟硬件制造產業,以內容生產為支撐的新內容產業,以媒體建設為支撐的制播體系產業,以及完全衍生的新服務新消費產業等,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借力智慧廣電的應用技術、應用產品、應用場景去挖掘產業發展新的贏利點。
一是當前網絡傳輸產業走在了智慧廣電建設前端,但智慧廣電不僅僅是傳輸產業的智慧廣電,以內容制播為載體的廣電機構、以硬件制造技術研發為主業的廠商院所、甚至是新時代的消費用戶,都應是智慧廣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開啟新形勢下的智慧廣電產業之門,需要全主體參加,全要素參與,不斷打通廣電產業鏈各環節各要素,全面推動智慧廣電產業整體轉型升級。
二是依托智慧廣電加大對原有產業的升級改造,撬動產業新潛力。最為典型的就是內容產業、廣告產業等原有支撐性廣電產業,亟需借助智慧廣電的“智慧”要素重塑發展樣態,提升產業競爭力和附加值,如基于大數據深入分析用戶收入行為、消費習慣,實現內容生產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AI)、虛擬現實(VR)等新技術挖掘內容創意空間,增強新內容吸引力等等,以智慧廣電新技術新應用去嫁接原有廣電產業各要素,推衍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找準發力點,從智慧廣電的新業務新業態切入,建立新興消費產品。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5G等打造智慧廣電新的應用場景和服務,不斷培育和引導用戶新的消費習慣,文化內容、生活服務、教育醫療、黨務政策等均可在廣電場景中完成,看電視成為最基本消費需求,更多功能性服務型消費升級不斷融入百姓生活和集客需求。
四是以智慧廣電為依托開展泛廣電業務,將智慧廣電與交通、零售、城市建設等等相結合,引導行業跨部門跨地域合作,重構廣電產業新生態。智慧廣電將衍生輻射出一系列新的產業模式,應緊抓機遇以廣電為先導,搶占新興市場及產業發展高地,開拓創新型戰略業務。
智慧廣電是全體系、多層次的智慧化升級改造,是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全業務運營的服務能力,既是廣播影視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廣電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智慧廣電對整個廣電行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是廣電產業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重要契機,以智慧廣電之力,推動整個廣電產業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帶動廣電產業實現跨越性突破。
作者:王羽
推薦閱讀:
深圳電信寬帶、重慶電信寬帶、昆明電信寬帶、貴陽電信寬帶、長沙電信寬帶、成都電信寬帶、廈門電信寬帶、上海電信寬帶、北京電信寬帶、呼和浩特電信寬帶、拉薩電信寬帶、石家莊電信寬帶、沈陽電信寬帶、長春電信寬帶、哈爾濱電信寬帶、濟南電信寬帶、合肥電信寬帶、杭州電信寬帶、武漢電信寬帶、福州電信寬帶、南昌電信寬帶、?陔娦艑拵、南京電信寬帶、南寧電信寬帶、貴陽電信寬帶、烏魯木齊電信寬帶、蘭州電信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