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電話也是一種奢侈品,只有政府、企業單位才有電話,并且得靠人工值班接線,有急事打個電話到單位找人,得有人值班接通才有用,否則大半夜里,便是得等上好久,螞蟻上鍋了都沒用,普通人打電話還得靠公用電話,話費十分昂貴。在那個通信落后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頗為不方便。幸運的是,1989年5月,龍巖地區程控電話全面開通,標志著龍巖通話進入現代化階段,是龍巖通信史上的重要轉折。
90年代中期,電話開始進入普通家庭,我的父親正是在這樣的光景下入職,而我也恰好出生在了這通信剛剛發展起步,落后通信方式恰好過去的時期。當時的年輕人總是朝氣蓬勃、滿腔熱情、充滿干勁,隨著申請家庭電話的用戶越來越多,父親也越來越起早貪黑,上門為用戶安裝電話。母親對父親的忙碌而疏于家庭的照顧不是沒有過抱怨,“怎么那么遲才回來?”父親笑著說道:“沒辦法呀,裝電話的用戶比較多!蹦赣H繼續抱怨道:“你就不能明天再去給人家裝?”“我早一天給人家裝好,他們就能早一天用上電話!备赣H回答道。
童年的安全感
在2000年初,我小學的時候,還沒有兒童電話手表這樣的兒童通訊產品。小朋友和家長的通訊有著諸多的不便,而我就不一樣了,在別的小朋友難與父母取得聯系的時候,我就可以亮出我的IC電話卡了。每次放學后,學校長坡外的電話亭里,在公用電話機上插上電話卡,撥通電話,是我每天習慣性動作。雖然父母好像總是很忙,等待的時間總是很長,從剛放學時的人聲鼎沸,到最后寥無幾人,然而不管是落日余暉在長坡上灑下的點點金光,還是疾風驟雨肆虐著電話亭旁的小樹時,小小的我,大大的電話亭,這是我童年的安全感,也是我與電信的不解之緣。我為童年里,擁有IC電話卡而慶幸。
如今過去有十幾個年頭,IC卡已不再發行,電話亭在街頭也鮮有蹤跡。小朋友們都戴上了設計新潮的電話手表,可以隨時隨地與父母通話。我看見時,常常很羨慕他們。
青春前行的腳步
中學時代的我已經不是翹首期盼父母接送的孩子了,那時已經有了3G手機,雖然便捷程度和功能都不如現在豐富,但已經是青春期少年們的秘密花園。馬賽克像素級別的游戲,互不相讓掛QQ等級的較量,被窩里偷看的小說,都是不少人的青春記憶。當然啦,話單流量費用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零花錢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時間還沒走過多久,4G時代的到來,通信產業又迎來了一次更新換代。彼時的我,是最渴望快速吸收來自全世界新興事物的青年大學生,我們渴望了解最新的學術成果,最前沿的資訊,也想通過網絡,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分享身邊的大事小事。
我也是“電信大家庭”的一員
受了父親的影響,2017年,我也加入了電信大家庭。和我一起入職的還有18位小伙伴,我們在入職培訓時共同進步,快速凝聚在一起;我們在校園營銷時互相鼓勵,一點一滴積攢經驗。我雖然只是剛剛涉足職場,但我已經準備好與電信一起不斷奮斗,步入下一個轉型升級期。
如今的我,是企業信息化部的一員,主要從事取數、報表開發等工作。一開始對業務懵懵懂懂,需要使用的數據庫軟件也不太熟悉,對業務部門的需求束手無策。幸運的是,部門領導、同事們都對我十分照顧,總是很耐心地指導我理清工作思路,幫助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今,我已經可以承擔大部分的取數、報表開發工作,平常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業務部門的同事說我取數很快、又準確,聽到了就覺得心里美滋滋,但我更多還是懊惱自己不夠優秀,掌握的技術不夠佳,煩躁的時候覺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行。我希望,在未來更多的日子里,我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東西,業務能力熟練流暢,能夠有一天,我的努力能配得上我的幸運,我的存在,是為了電信事業的更好發展。
改革開放40年,在千千萬萬腳踏實地的電信人的共同奮斗下,電信事業不斷壯大。從曾經的家家戶戶連部電話都沒有的溝通難時代,到如今一通電話、一條微信快速傳達消息的時代,一代又一代的電信人揮灑汗水,只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中國電信人的故事會一直延續,中國通信技術會走得更遠更快更好!
注:本文轉載自龍巖電信寬帶分公司,作者陳維佳,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推薦閱讀:
深圳電信寬帶、重慶電信寬帶、昆明電信寬帶、貴陽電信寬帶、長沙電信寬帶、成都電信寬帶、廈門電信寬帶、上海電信寬帶、北京電信寬帶、呼和浩特電信寬帶、拉薩電信寬帶、石家莊電信寬帶、沈陽電信寬帶、長春電信寬帶、哈爾濱電信寬帶、濟南電信寬帶、合肥電信寬帶、杭州電信寬帶、武漢電信寬帶、福州電信寬帶、南昌電信寬帶、?陔娦艑拵、南京電信寬帶、南寧電信寬帶、貴陽電信寬帶、烏魯木齊電信寬帶、蘭州電信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