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駐村日記 重慶聯通秀山縣分公司駐村干部 楊浪
在這個全國上下轟轟烈烈開展扶貧工作的時期,來自中國聯通的“90后”年輕干部們始終奮戰在扶貧第一線,扎根基層,磨礪意志,奉獻青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用扶貧工作取得的驕人成績。
大溪鄉,在秀山縣24個鄉鎮中,是距離縣城最遠的一個鄉,約有57公里。
2018年11月,帶著一份光榮的責任和挑戰,我第一次來到了這里。
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酉水湖、打撈寨、金彈子林,這些“養在深閨”的旅游景點,本可以“富養”這一方人。然而,多年來,由于交通不便,產業結構單一,這里的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一些家庭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生活極其困難。
我駐的這個村叫豐聯村,是大溪鄉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2091人,截至2019年底,共有建檔立卡戶67戶292人,其中未脫貧3戶11人。來到豐聯村之前,我對這里是心懷向往也心存畏懼,畢竟我剛出大學校門,社會閱歷淺,擔心自己做不好精準扶貧工作。
為了盡快進入角色,我就挨家挨戶走訪,把他們的生產生活、家庭收入、致貧原因等基本情況了解清楚。
村里有一戶建卡貧困戶,戶主叫向立翠,因身患殘疾,丈夫也兩次中風住院,一家三口全靠低保生活。駐村過程中,我了解到鄉里有項產業補助政策,就是蜜蜂養殖,養1桶蜜蜂補助400元。結合她家的實際,我就建議她家搞蜜蜂養殖,一來不花好大的勞力,二來當地柑橘林多。起初,向立翠還有些顧慮,后來,我説,技術上請你放心,我定會找人幫你。2019年,在我的鼓勵下,她家終于養起了5桶蜜蜂,并獲得了2000元補助。這一年,她的兒子李帥也在格外爭氣,考上了武漢工商學院,給這個貧困的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去年年底,有一天,我正在公司資助村里建起的花椒基地,察看長勢時,突然接到李帥從校園打來的一個電話,他説他非常感謝我對他家的關心和幫助,非常感謝黨的好政策,讓他圓了大學夢。接完電話后,我的內心確實激動了好久,那不僅是因為聽到了他那聲感謝話,而是我看到了黨中央實施精準脫貧戰略以來,給一個個貧困家庭和廣大農村帶來的喜人變化。
駐村一年多來,我雖未干出什么動人的大事,但是,當我看到經過“志智”雙扶,困難群眾露出的笑臉之時,我心里就有了許多的欣慰。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一名聯通人,一名團支部書記,我將繼續踏實履職、積極作為,讓聯通人的的情與困難群眾緊緊相連,讓聯通人的心與困難群眾永遠相通!
來源:重慶聯通
編輯:伍珺
推薦閱讀:
深圳聯通寬帶、太原聯通寬帶、中山聯通寬帶、松原聯通寬帶、煙臺聯通寬帶、青島聯通寬帶、上海聯通寬帶、沈陽聯通寬帶、遵義聯通寬帶、長春聯通寬帶、長沙聯通寬帶、成都聯通寬帶、重慶聯通寬帶、廈門聯通寬帶、呼和浩特聯通寬帶、